两税合一了,这一重大改革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对内、外资企业纳税人有何影响?税务管理机关又可以为纳税人提供哪些新的服务……这些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读者们都在首期南方日报读者月度论坛(深圳)上获得了满意的答案。
6月23日,南方日报读者俱乐部,深圳新闻工作室邀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CFO研究中心教授颜延、深圳国税局所得税管理处处长曾碧强,普华永道广州税务咨询部合伙人许晓扬、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郭晋龙等嘉宾共聚,以“两税合一:影响及对策“为题与众多读者分享了一场思想“盛宴”。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中心主任姚燕永、南方广告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姜晖等主办方负责人也与会参加了交流,论坛学术支持单位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媒体支持单位则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都周刊,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名牌杂志,南方网,奥一网,以及《中国会计视野〉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论坛未开始时,长城大酒店2楼的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不少南方日报的热心读者还在陆续赶来。15时,特邀嘉宾主持人——山东百丞税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自永,邀请颜延、曾碧强、许晓扬、郭晋龙等四位嘉宾上台就坐,首期南方日报读者月度论坛(深圳)正式开坛。
“两税合一,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的出台,意义深远。”颜延教授为读者详解了国家制定新的统一企业所得税法的缘由、意义,新税法的多处创新点,企业界为此需要重点关注的几大方面。曾碧强则从新税法对深圳企业的影响谈道,新税法不会对深企造成大的冲击,不会减弱深圳对外资的吸引力,外商看好深圳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巨大而有潜力的市场、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年轻有活力的城市环境等。作为业内人士,许晓扬、郭晋龙将在与内、外资企业客户的交往沟通过程中,感受到的新税法对两类企业的利弊一一介绍。
嘉宾的精彩言语不时引来读者的阵阵掌声,论坛气氛热烈活跃。在提问环节,参会读者对嘉宾们轮番“轰炸”发问,涉及新税法实施细则制定的进展情况,金融行业所受影响,外资企业纳税易犯错误等各个方面,4位嘉宾一一接招应答,为读者们释疑解惑。
论坛结束后,许多读者受访时表示增长了知识,受了不少启发,但时间太短,意犹未尽,以后南方日报的读者月度活动,他们还会继续踊跃参加。据主办方南方日报读者俱乐部介绍,首期南方日报读者月度论坛揭幕之后,今后俱乐部将定期于每个月的第三个周末举行读者月度论坛活动,针对读者普遍关注的话题,邀请专家学者讲解,并与广大读者交流。
现场
新税法细则最受关注
在论坛互动环节,多名读者针对目前新税法实施细则的出台问题,两税合一对其他领域或行业的影响等,纷纷向专家们发问,互动气氛热烈.
特区外企业的过渡会考虑深圳实际
问:高新技术企业在新税法里有很多优惠,国家对所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怎样定义的?关于内资企业的税率问题,深圳的内资企业一直实行15%的税率,那么在新税法实施以后,这一税率能否再继续?
曾碧强:国家正在对所鼓励的高新技术企业制定相关的办法和认定标准,据掌握的情况,国家的标准可能比深圳目前实行的标准要宽一些,这当然是一个利好消息。据悉,北京有高新技术企业3万多家,上海是1万多家,深圳只有2千5百多家,上个月,国家科技部有一个小组到深圳调研,得出的看法就是深圳掌握的标准相对严一些。在减免税率方面,国家鼓励兴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属生产经营性企业,实行“两免三减半”,深圳目前是“两免六减半”,是通过财政返还的方式给予补助的。除此之外,深圳市政府可能还会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但具体怎么补目前还在研究当中。关于深圳内资企业的过渡,目前特区内的内资企业在5年期内逐步过渡到25%是没有问题的,但特区外能不能过渡是一个问题。
税收是影响建设金融中心的极小部分
问:北京、上海、深圳等都非常重视金融中心的建设,在两税合一之后,深圳特区享有的15%的税率将会取消,而其他地方的金融业税率则从33%降到25%,形成此消彼长,这对深圳创建金融中心会不会有所影响?
颜延:仅从税收角度,说两税合一会影响深圳金融中心的建设还为时过早。中国很大,今后可能会有多个金融中心,深圳能不能发展成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中心,税收仅仅是非常小的一个部分,能力、资源、政府管制、透明度等各种因素会影响金融中心建设,包括区域优势。深圳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这样的优势,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但说税收是金融竞争的一个工具,并不合适。
统一税率有利上市公司股价
问:股市现在很火爆,请专家谈谈新税法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郭晋龙:资本市场对新税法出台是一个积极的评价,正面的评价,两大证交所,很多都是国有企业,内资企业。新税法出台,对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都是一个正面的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高低影响,主要是2个因素,一个是每股收益,一个是市盈率。新税法出台后,税收降低,每股收益就会提升,从而导致市盈率的定位就比较高。
外企理解新法规有误
问:外资企业在纳税过程中,经常会犯哪些错误?
许晓扬:外资企业也很参差不齐,其客户群里,比较多的是优质大客户,他们的纳税意识是很强的,对纳税非常认同。但他们在实务操作过程中,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是他们故意闯线的,往往可能是新的法律法规并不是跟进得很紧,或者是他们对法规的理解与税务部门的理解可能不一样,这样就导致他们在实务操作当中产生一些税务风险。作为外商投资企业,其实他们对两税合一,对于实施细则,是寄予了很大期望的,希望能透明度更高地解释一些法律的内容,这样就能保证法律的可执行性,纳税人也有一个更好的指引,外资企业也可以降低实务操作中的风险。
□嘉宾意见
税赋统一法制稳定时代将临
颜延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CFO研究中心教授、律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后,上海交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一个税赋统一、法制稳定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很快,整体财政形势很好,今年3月16日,国家通过了针对中国境内一切企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影响、意义深远,一位外企高管评价这体现了“中国税收法律的现代化与稳定性”,标志着中国的税法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税法体现了几大变化和创新点,颜延归纳为,一是公平税赋,提供了统一、稳定的税法秩序;二是建立了法人所得税制度,改变了以往以独立核算的方式来认定纳税义务;三是建立了“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在居民企业的认定标准上,采用了注册地与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相结合的标准,大大降低了企业在海外避税地注册的“必要性”,同时强化了“反避税”制度;四是实现了25%这样一个国际上中等偏低的非常有竞争性的税率。第五,新税法建立了新的税收优惠体系,由“区域优惠”向“产业优惠”转变,对老的外资企业也有一个好的5年过渡期安排。
新税法对深圳影响不大
曾碧强 深圳国税局所得税管理处处长,从1988年开始从事税务工作,长期从事税务稽查工作,2003年起开始任现职。
新税法不会对深圳造成大的冲击。短期而言,深圳的外企纳税由15%上升到了25%,税收成本增加,确实会对深圳吸引外资有小的影响,抑制了外商的投资冲动,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增大。但是,从长远看,深圳的优势在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巨大而有潜力的市场、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年轻有活力的城市环境等。并且,新税法还对“老企业”设置了5年的过渡期,这就给了企业一个明确的预期。
同时,“两税合一”有利于优化深圳的产业经济结构。新税法的实施将促使那些不具备竞争优势,特别是过去仅靠享受区域优惠政策照顾的老企业,利用过渡期及早调整产业方向,通过企业改组或技术改造,以适应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新税法还提高了新生产性企业的进入门槛,可以减少传统工业企业的进入,这有利于深圳逐步淘汰一些一般加工企业、低附加值加工制造企业,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外企更看重商业因素
许晓扬 普华永道广州税务咨询部合伙人,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员,在公司并购与增值税咨询等方面有许多实践经验。
外商投资中国,更多地从商业方面考虑,比如投资生产性企业,他们更关注生产资源的供给、劳动力的供给,未来的市场在哪里,拿饮料行业说,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市场更大一些。外企还关注政府的行政管理,政策的透明度,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看供应商、客户是不是在周边。另外,外商要来中国投资,25%的税收相对亚太区其他国家来说并不高,属中等偏下水平。
在新税法规定上,国家增加了“反避税”立法监管,提出了一些新鲜概念,现代化了,与国际接轨,纳税人在理解这些概念之后,相信可以配合政府做好新税法工作。
内资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郭晋龙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注册会计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PAcc硕士导师,盐田港股份公司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民营企业家商会顾问。
新税法出台,提高了内资企业权益,制约了政府权力。以往,政府在税收上的自由裁量权太大,靠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现在,新税法也给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带来了挑战,现在权力小了,要考虑以后靠什么来吸引外资,显然,软环境、服务意识、营商环境等这些都是重要因素。
“两税合一”将以往针对外资企业的15%和针对内资的33%统一为25%,改变了内资企业长久面临的不平等待遇,也让企业能及早作出经营风险规避。税收是对成本的考量,确定了统一税收,有助于企业做一个提前预算。
内资企业的环境改善了,但税收监管也严了,避税成本加大。同时,内外资企业今后在一个起跑线上,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内资企业应及早作出应对之策。一方面,有“跨国公司联名上书”示范,内资企业也应该联合起来,增加博弈意识,向有关部门反映普遍性的合理要求。另外,企业在营利模式上要转变,不能靠假亏损来搞“合理避税”。企业可针对新的税收优惠方式,把各种优惠最大限度用足,合理减少税收,这也是国家所允许、所鼓励的。
□述评
嘉宾读者高度评价论坛
话题选择体现了媒体责任感
首届南方日报读者月度论坛(深圳)6月23日以“两税合一:影响及对策”为题成功和广大读者见面。
记者了解到,为了成功举办首届读者月度论坛,南方日报深圳发行中心和深圳新闻工作室进行了精心的前期准备工作,摸索出了一套采编和发行的联动合作机制:提前由采编部门和发行中心共同联系访谈嘉宾;提前在读者俱乐部网站、深圳观察刊登活动预告、读者参与报名问题征集;提前由深发中心对报名读者及问题进行筛选并进行论坛活动现场的组织。在采编、发行两个部门的精心组织联动下,首届读者月度论坛终于如期在深圳成功举行。
在论坛话题选择效果方面,参加论坛的读者给予了高度评价。“选择两税合一作为首届访谈的话题非常合适,这一话题有可能是深圳今年最大的话题之一,选择这一话题体现了南方日报的高度和责任感,也说明南方日报是家扎根本土、关注深圳的媒体。”现场的一位企业读者对记者这样表示。
15%的优惠性的税收曾经被视为特区最后的标签,如今撕下这个标签,深圳将和其他城市一起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重新开始竞争,那么,两税合一对深圳经济的冲击力有多大、深圳对外商的吸引力会不会有所下降、深圳企业的竞争力以及深圳的城市竞争力会受到多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深圳已经有何应对措施……自3月份新税法通过之后,两税合一对深圳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深圳又应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被深圳上下普遍关注并一直讨论至今,而23日的论坛上听众踊跃提问也反映了这个话题在深圳的热度。
南方日报读者俱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媒体大环境来看,现在纸质媒体的读者有向高端集中的趋势,类似南方日报这样的政经类大报,对于这些高层次的纸媒读者,应该给他们提供公共交流空间,给他们提供增值服务。一言以蔽之,南方日报读者俱乐部月度论坛(深圳)宗旨就在于“关注深圳重大话题,形成公共交流平台”。
可以说,正是南方日报的作为主流政经大报的特性和深圳媒介市场的需要催生了深圳月度论坛这一系列活动,而首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以及论坛的操作模式的有效运作将为传统纸媒如何拓展服务领域、构筑公共交流平台提供参考。
上一篇: 大连将开展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工作
下一篇: PPP项目前期费用风险及应对措施分析
Copyright © 甘肃方正税务师事务所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5002760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559号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61号(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8楼) TEL:0931-8106136 | 税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