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聚焦行业发展痛点,以“规范行为、保护权益、维护秩序、促进竞争”为核心目标,通过实名制管理、信用评价、业务分类三大创新性改革举措,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监管体系,推动涉税服务行业迈向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一、核心目标:四位一体的行业治理框架
《办法》围绕四大核心目标精准施策:通过制度约束规范机构及从业人员服务行为,从源头上杜绝虚假宣传、违规操作等乱象;以信用公示、资质核验等手段保障纳税人知情权与选择权,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依托数字化监管与协同治理机制,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秩序;同时,通过“宽进严管”模式激发市场活力,引导行业向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升级。这一目标体系既回应了当前行业监管的迫切需求,也为税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制度支撑。
二、重点措施:三大机制筑牢监管防线
1、实名制管理:构建身份核验“防火墙”
《办法》推行全流程实名制管理,要求机构和人员在首次开展服务前,需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营业执照、资质证书、人员履历等详细实名资料。经系统智能审核后,将生成唯一信用码,实现“一码关联全信息”。例如,某税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必须向客户及税务机关主动展示信用码,客户通过扫码即可快速获取机构执业资质、信用等级、服务范围等核心信息,甚至可追溯从业人员资质证明及历史服务评价。这一机制彻底杜绝了“身份造假”“无证上岗”等乱象,让服务过程更透明、更可信。
2、信用评价:双轨并行的激励约束体系
《办法》创新建立“机构五级分类(TSC5-TSC1)”与“人员积分制”相结合的信用评价体系。在机构层面,综合考量纳税信用、服务质量、投诉率等18项指标进行动态评级,如连续三年获评TSC5级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享受“容缺受理”“优先参与政府项目”等政策红利;而TSC1级机构则面临高频实地检查与业务范围限制。针对从业人员,信用积分根据执业合规性、继续教育完成度、客户满意度等动态调整,出现违规行为将按规定扣除积分并记录负面信息,严重者将被列入行业黑名单。这种差异化管理模式,有效引导市场资源向优质主体集中,形成“守信者畅行、失信者受限”的良性竞争环境。
3、业务分类:风险导向的精准监管策略
《办法》依据服务风险程度实施分类监管,明确将涉税鉴证、税务合规计划等高风险业务,限定由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承接。以企业并购重组税务合规计划为例,此类业务需由注册税务师牵头组建跨领域团队,结合财务、法律专业知识制定合规方案,并在协议签订后30日内,将服务内容、风险评估报告等信息同步报送税务机关备案。通过“资质准入+过程留痕+结果监管”的全流程管控,确保高风险业务在专业框架内规范开展,有效防范系统性税收风险。
《办法》的核心目标与重点措施相辅相成,既为行业发展划定了清晰的规则边界,也为市场主体指明了合规发展路径。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涉税服务行业将在规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下一篇: 筑牢涉税服务监管防线,护航行业规范发展
Copyright © 甘肃方正税务师事务所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5002760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559号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61号(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8楼) TEL:0931-8106136 | 税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