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今日焦点 更多菜单 Menu

我国财政增收的来龙去脉

发布时间:2008-01-02 字体: 放大 缩小 作者:夏祖军 来源:中国财经报 阅读数:1480

    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将超过5.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左右。财政持续增收表明了国家财力日益增强,但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财政持续增收的动力何在?财政收入增长为何超GDP增长?是否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税收负担?财政增收的钱都用在了哪些方面?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便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财政增收的来龙去脉。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财政持续增收

  经济决定财政。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尤其是与财政收入关联性较大的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企业利润、进出口贸易额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直接带动国内流转税、企业所得税、海关税收等主体税种收入快速增长,为全年财政收入大幅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7年1-11月,全国税收收入43237.38亿元,增长34.6%。分税种来看,一是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快增长带动增值税增长21.4%,达到14161.86亿元。二是卷烟、汽车产销形势较好带动国内消费税增长17.6%,达到2048.43亿元。三是建筑安装、房地产和金融业快速发展带动营业税增长29.7%,达到6031.72亿元。四是由于企业经营效益提高,以及银行改制和油价居高不下,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股份可逐步进入二级市场流通,使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重显著上升,再加上汇算清缴上年企业所得税增加较多,相应拉动企业所得税增长39.2%,达到9175.54亿元。五是个人收入快速增长带动个人所得税增长30.1%,达到2912.03亿元。六是一般贸易进口较快增长带动海关税收(包括进口产品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增长23.5%,达到6980.49亿元。

  主体税种税基增长较快,收入征管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带动财政收入超GDP增长

  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预计比上年增长31%左右,明显高于GDP增幅。具体分析财政收入超GDP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财政收入结构与GDP结构之间有差异。GDP由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组成,而全国财政收入是由二十几种税收及非税收入组成的。不同的收入有不同的经济来源和征收率,分析财政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长的原因,必须作财政收入结构分析。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工商业增加值、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进出口及企业利润。今年以来,这些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也就是主体税种税基增长都高于同期GDP增幅,直接带动国内流转税、企业所得税、海关税收等主体税种收入超GDP增长。2007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增长37%;1-9月,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贸易进口额分别增长18.5%、26.4%、15.9%、24.6%,相应地增值税收入、消费税收入、营业税收入、企业所得税收入、海关税收分别增长20.8%、18.3%、29.7%、35.9%、21.7%。增值税收入、消费税收入、营业税收入、企业所得税收入、进口环节税收入的增幅分别是同期GDP增幅的1.81倍、1.59倍、2.58倍、3.12倍、1.89倍。

  二是加强收入征管因素的影响。税收、海关等收入征管部门坚持依法征税,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收入征管效率,既保证了原有税收收入的正常增长,又通过堵塞漏洞减少收入流失,查补清欠,使收入征收率进一步提高,促进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基础上较快增长。加强收入征管,不断提高征收率,是财政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的重要原因。

  三是价格因素和统计口径差异的影响。财政收入是按照现价计算的,财政收入增长率也按现价计算,而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长率是按照不变价核算的。2007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6043亿元,同比增长11.5%,但按现价计算,增长16.2%,与财政收入增幅的差距缩小4.7个百分点。此外,一些地区特别是占全国税收70%的东部地区GDP的增幅高于全国增幅,财政收入增长依赖于各地经济发展,如果考虑地区因素,全国税收增幅与GDP增幅差距进一步缩小。

  四是累进税率制对税收增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为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作用,我国一些税种和税目的税率设置为累进税率。如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实行九级超额累进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和承包承租所得实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当应税所得达到一定规模时,适用税率提高使税收收入呈现跳跃式增长,增幅会超过应税所得的增长幅度;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当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一定比例时,适用税率提高也会带来税收收入增幅高于相应税基增幅。

  五是政策性、特殊因素的影响。2007年财政收入增长中有相当部分是政策性、特殊因素带来的,这些因素与GDP增长关系不大。比如,2006年收入基数中扣除了部分解决出口退税历史陈欠,铁道运输企业上交出售国有资产收入,特别是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长9倍多,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减少退税。这些因素合计形成今年增收约3000多亿元,带动今年财政收入增长8个百分点左右,扣除这些特殊因素增长,预计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23%左右。

  服务改革与发展大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政策

  近年来,国家除了适当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调整个别矿产品的资源税政策之外,基本上没有出台增税政策。相反,为服务改革与发展大局,出台了一系列减税政策。

  ——为创造公平的税收政策环境,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从2008年1月1日起,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3%降低至25%。

  ——为支持西部大开发,制定了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设在西部地区的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

  ——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国家豁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历史欠税,同时在东北三省和中部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部分行业实行增值税转型试点,允许企业新购进的设备纳入增值税进项抵扣。

  ——为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增加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优惠政策。

  ——为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农民减轻负担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

  ——为支持就业再就业,制定了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就业人员、残疾人、复转军人等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为增加城镇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1月1日起,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

  财政增收重点投向民生领域

  财政增收重点投向“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更好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具体来说:

  一是“三农”。主要用于安排生猪、奶牛、油料良种补贴,支持这些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必需的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安排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保障库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增加农业、水利基本建设支出,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教育。主要是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向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校舍维修改造补助标准。三是医疗卫生。主要用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补助支出。四是社会保障。主要用于补充全国社保基金、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支出、对部分困难地区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适当给予补助。五是环境保护。主要用于支持污水管网建设、“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十大节能工程及建筑节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延长退耕还林补助,并将安排一定规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用于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等方面。六是公共安全。主要用于增加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用于检验检疫仪器设备购置、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质量抽查打假和专项整治等方面。增加对地方法院诉讼费补助和地方公检法部门装备经费补助。

  由于财政投入的大幅增长,今年以来我国民生领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规模增加、范围扩大,有效落实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预计全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4318亿元,增长22.8%。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推开,惠及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顺利实施,全国约400万名高校学生和约160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资助。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开始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预计全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068亿元,增长76.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到全国86%的县(市、区),参合农民达7.3亿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开始试点。城乡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预计全年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631亿元,增长276.8%。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财税政策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初步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并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提高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预计全年中央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19亿元,增长20.2%。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网友评论 [共0条评论]

您好!为了更好的体验我们的服务,请您 OR


评论一下

通知公告Notification announcement

今日焦点Focus today

联系我们Contact us

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甘肃方正,一分钟完成注册

Copyright © 甘肃方正税务师事务所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5002760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559号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61号(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8楼) TEL:0931-8106136 | 税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