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高峰会,保驾护航促发展
今年5月14日至15日,我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配合高峰论坛举行,北京市国家税务局联合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开展税收服务“一带一路”系列宣传活动,介绍“一带一路”相关税收政策措施,帮助“走出去”企业预防和控制境外投资经营税收风险,努力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税收环境,促进北京市对外经济发展。
服务企业“走出去”,税收协定伴你行
近年,越来越多的企业着手部署其海外投资经营业务,逐步构建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跨境投资经营架构,打造中国国际化企业。对于跨境经营的“走出去”企业,税收协定有非常实际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在跨境经营过程中所得居民国和来源国的双重征税;另一方面可以按照税收协定相互协商程序,通过中国税务机关解决境外税收争议。
本问答主要介绍了有关税收协定基本知识和如何运用税收协定维护自身合法税收权益。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地认识税收协定,并充分地利用税收协定助力企业“走出去”。
税收风险早知道,成竹在胸有防范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税收风险问题。由于对外国税制和国际税收规则了解不充分,很多“走出去”企业吃了哑巴亏,损失巨大,甚至功亏一篑。对税收风险防控的意识和理念不足,是“走出去”企业容易出现的问题。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在海外并购时没有做好税收风险评估,会有潜在替人补税的风险。比如,几年前,一家央企由于投资前对潜在的税收风险评估不足,在海外面临大额的补税和罚款。对方国家指出,该企业纳税申报数据不实。但这家央企却认为自己被冤枉了。实际上,企业在并购前虽然做了尽职调查,但对可能面临的税收风险认识不足。之后,国家税务总局与对方国家展开相互协商,为企业解决了困境,避免了大额补税和罚款。
第二,不遵守投资目的国的税法。在任何一个国家开展经营,遵从当地的税法是企业应尽的基本义务。企业防范税收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遵从税法。事实上,遵从了税法之后,税法会成为企业的保护伞。因不遵从当地税法而面临的处罚,只能由企业自行承担,中国税务机关对这种情况是无能为力的。
第三,不重视利用税收协定。税收协定可以帮助企业避免双重征税,是“走出去”企业的护身符。企业“走出去”之前,一定要研究好我国和当地国家的税收协定,取而用之,降低税收成本。特别是针对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税收协定的税率往往低于一些国家的法定税率。
第四,可能被重复征税。特别是企业被对方税务机关转让定价调查调整补税,将面临双重征税的问题,企业应根据税收协定启动两国税务当局之间的相互协商解决这一问题。
第五,少数国家税务机关对我国企业有税收歧视。一些外国税务机关认为中国企业财大气粗,故意向中国企业征收较高税赋。发生这种情况,企业应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国家税务总局,力求通过相互协商解决问题。
随着BEPS行动计划和G20税改的全面落实,各国将更加重视对跨境税源的监管,力求形成税收征管合力,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共同防控风险,打击跨国公司的逃避税行为。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企业应增强税收遵从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在税收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让“走出去”的步伐更加稳健。
下一篇: PPP项目前期费用风险及应对措施分析
Copyright © 甘肃方正税务师事务所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5002760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559号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61号(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8楼) TEL:0931-8106136 | 税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