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十七条至第二十九条构建的检查制度引发行业高度关注。这套制度以"计划性与灵活性结合"的程序设计、"多元化与规范化并重"的措施体系、"分层处置与跨部门协同"的结果机制,成为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的"核心引擎"。本文将为您拆解检查全流程,助力机构精准把握合规要点。
一、风险导向:检查程序如何启动?
《办法》创新性地建立了"双轨制"检查触发机制,实现监管资源的精准投放。
(一)计划性检查:按信用等级分层监管
税务机关依据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TSC五级信用分类制定年度检查计划,核心要素包括:
·检查频次:TSC1级机构每年至少2次,TSC5级机构每3年1次
·检查方式:实地检查或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选取机制:"随机抽取+分层抽样",高风险领域优先覆盖
典型案例:2025年某省对TSC2级及以下机构检查覆盖率达100%,而TSC4-5级机构仅为15%。
(二)非计划性检查:即时响应风险信号
针对两类情形可启动"靶向检查":
1.举报投诉:如委托人举报机构出具虚假报告
2.系统监测:如频繁变更基本信息、关键词异常(如"虚假宣传")
效率提升:2025年二季度全国通过关键词监测触发检查136起,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48小时。
二、立体取证:检查手段有哪些?
《办法》构建了"实地核查—资料调取—多方协查"的立体化检查体系,确保执法穿透性。
(一)四大核心检查方法
1.实地检查
核查机构内部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流程、风险审核机制)、执业环境(档案管理区设置)及人员资质(实名执业情况)。
2.业务档案调取
需提供业务委托协议、工作底稿、涉税报告等,涉税鉴证报告底稿至少保存10年。
警示案例:2025年某机构因纳税审查报告未记录银行流水核对记录,被认定"执业程序违规"。
3、询问与查询
询问当事人:对机构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等进行询问,制作《询问笔录》并由被询问人签字确认;
4.数据穿透查询
通过金税四期系统比对"业务要素清单"与实际执业内容,重点核查信息报送一致性。
5.异地协查
跨区域业务可发《协查函》核查报备情况,如北京税务局通过协查发现上海业务未按规定报送委托协议。
(二)取证三原则
· 关联性:直接指向检查事项(如违规业务底稿)
· 合法性:录音录像需事先告知,复制资料需盖章确认"与原件核对无误"
· 完整性:电子数据需全程留痕备份,确保可追溯
三、分层处置:违规后果如何界定?
《办法》建立"检查报告—分类处理—责任追究"闭环,体现"宽严相济"监管思路。
(一)检查报告规范
检查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形成《检查报告》,需载明:
· 检查基本情况(时间、地点、参与人员)
· 问题及证据(如未报送业务信息的具体案例)
· 定性依据(如违反《管理办法》第十四条)
· 处理建议(责令整改、扣减信用积分等)
(二)三类违规处理
1.轻微违规(如报送延迟3日)
→ 约谈负责人+限期改正+扣减信用积分(5-10分)
2.较重违规(如报送虚假信息)
→ 列为重点监管对象+降低信用等级+向委托人推送风险提示
3.严重违规(如出具虚假鉴证报告)
→ 列为失信主体公告+业务需"机构与委托人共同到场办理"+最高1万元罚款
(三)跨部门协同惩戒
· 涉税违法:移交稽查部门立案查处
· 无资质执业:移送市场监管部门吊销执照
· 虚假广告:移送网信部门关停账号
数据参考:2025年上半年全国跨部门移送案件213起,协同处置率100%
合规建议
随着金税四期深化应用,税务监管正迈向"精准检查、智慧监管"新阶段。建议机构:
·建立内部合规审查机制,重点关注业务信息报送及时性与底稿完整性
·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强化证据意识与风险防控能力
·密切关注信用积分动态,避免因轻微违规累积信用风险
新规不仅划定了行业合规底线,更引导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向"质量高线"迈进。以合规为基,以专业为本,方能在监管升级中行稳致远。
上一篇: 公立医院申请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合规前提与实操指南
下一篇: 没有了!
Copyright © 甘肃方正税务师事务所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5002760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559号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61号(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8楼) TEL:0931-8106136 | 税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