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媒体“大幅减税”的报道基调将对舆论和民意产生明显的误导。
经济观察网 鲁宁/文 自温总理上周二在天津考察时再次作出“推进结构性税改”的承诺后,结构性减税终于开始“挤牙膏”。今天一早,各大媒体均在头版显著位置大篇幅报道财政部从今天起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的决定,许多媒体纷纷以中央政府“大幅减税”作为报道基调。笔者以为,中央政府的减税举措值得欢迎,但必须清醒看到,此举只涉及“有限减税”,还没有涉及成规模的普遍性减税。故,笔者不赞同“大幅减税”的报道基调,不纠正带有哗众取宠意味的报道倾向,将对舆论和民意产生明显的误导。
就本次减“两税”财政部说得明白,主要是为了落实国务院拯救小型和微型企业经营困难的燃眉之急,是救“小和微”在税收层面的急就章。因而,减税不涉及各类大中型企业。尽管对小型及微型企业在五种不同情形下的增值税与营业税的起征点上限分别提高了2-5倍,受益面虽然不算小,但对整个企业税负的明显降低作用仍十分有限。在全部企业中,“两税”税负主要由大中型企业挑大梁,税负太重的舆论纠结也集中于此,通过以上逻辑上的“明分析”,道理可谓一目了然。
上述判断还可通过“隐性分析”得到另一种逻辑验证:财政部只公布了小型及微型企业提高“两税”起征点的五种不同情形下的实际调幅,却隐去了按此操作后,国内小型及微型企业实际减税额度的总测算数量。很显然,对税政的任何调整将增加或减少多大的税收总量,那是必定要进行事先测算的。笔者就此的另一个基本判断是,这样的事前测算若轻易公布出来,恐怕会不太好意思,致使减税的“舆论效果”从一开始就打了折扣。
2003年国内然爆发“非典”疫情,严重影响当期经济运行,小型和微型企业率先受到“非典”疫情冲击,中央政府也曾一度“有限提高”了针对上述企业的“两税”起征点。这一回就是在上述起征点的基础上再次“有限上调”而已。时隔8年,中国小型及微型企业却已经历了“隔世三秋”。这中间2004年-2005年的宏观调控“小和微”率先遭受冲击;2008年金融风暴袭来,“小和微”又是率先遭重击;之后4万亿救市“小和微”再次无缘被“佛照”。坦率言,甭说小型和微型企业要真正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发展板块”,就是着眼于尽快摆脱眼下的极度困境,光凭次次都滞后的“有限减税”,那是远远不够的。当然,无论如何,就算次次滞后,减总比不减要好。在中国做企业目前仍要保留足够的阿Q精神!
本次减“两税”之举,推出时机选择也颇有讲究:上月上旬人们就已知晓,今年前三季度政府税收继续保持出奇的好(同比增幅接近25%,令各国政府好生妒嫉),按官方公布的前9个月已入库税收,再加上10月上旬和中旬新入库税收,全年税收任务大体已经完成。再加上年前剩余的70来天新入库税收,中国税收今年破10万亿元已经铁板钉钉。此时此刻推出结构性“有限减税”之举动,说明中央政府心里既有底、又欠安。“底”指库银充足减点税已无足轻重,“不安”指此时若再不推出些许减税动作,年底难过舆论谴责关……
就此番减税的实际效果,以及接下来是否续推新的“有限减税”举动,目前尚不能作过多评介,还是等未来用事实来说话。
上一篇: 增值税营业税提高起征点 减负小微型企业
Copyright © 甘肃方正税务师事务所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5002760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559号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61号(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8楼) TEL:0931-8106136 | 税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