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汇源到东星,民企受到经济环境、审核、大资金等种种因素影响,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了。
举个例子,即便中国成为世界成衣制造厂,也不会激起欧美跨国企业的强烈反弹,因为定价权仍然在国外销售商手中。对于缺乏品牌的制造企业来说,销售与专利才是关键,恰恰在这两方面,中国企业落于人后。果汁行业同样如此,宗庆后之所以能在与达能的争夺战中屡占先机,主要不是因为政府的庇护,而是因为宗庆后掌握了国内的销售渠道,对于产品推广颇有心得。反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也曾经试图在果汁与乳品业一展身手,最终难以如愿,可见在碳酸饮料行业获得龙头地位的,在其他细分的饮料行业未必能够重演。
要树立民族产业大旗,不是通过禁止无进入门槛的行业并购,而在于通过公平的规则把握关键市场。我国的大豆市场被国际企业攻陷,源于上游农户的小规模生产方式,以及在豆油的终端消费市场没有严格细分转基因油与天然油,没有给予两者完全不同的定价,任由国外在本土低价销售的转基因油攻陷中国的天然油市场,中国大豆几乎全军覆没。市场不细分,政府收储就是为国外企业买单。果然,在国内外差价的吸引下,国外进口大豆源源而入攻占了市场。
政府就是想保护国内生产商的利益,也得保护到位才行。
否决汇源并购案,损失最大的是汇源而不是可口可乐公司。去年9月宣布并购案对汇源有溢价,以179.2亿港元的价格将全部已发行股份出售给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旗下子公司,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通过全资控股的汇源控股,坐收超过74亿港元的股份出让款,而法国达能集团同时退出汇源果汁,进账41亿港元。如果是为了抑制达能获得高溢价而停止并购案是得不偿失,朱新礼遭到最大的伤害,他不仅丧失了并购溢价,产业蓝图也化为泡影,他希望利用80亿的资金全面投入上游产业种植业,建立全国水果生产加工基地、建立下游罐装企业等愿望也无疾而终。
朱新礼的布局是正确的,他放弃了果汁生产,转而布局上下游产业链。在反垄断法出台后,笔者担心高压锅、方便面的垄断诉讼满天飞,而真正获取垄断暴利的重化工业、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反而被轻轻放过,恐怕并非杞人忧天。
不仅汇源遭受重创,中国的民营航空也遭遇生死劫。在经济危机中,民营企业以各种方式退出阵地。
2008年年底,因股东关系导致奥凯航空停航,成为全国首家停航的民营航空公司,直到今年2月16日才全部恢复运营。
中国航空市场的多元化之路告终,国退民进是大势所趋。也许有人会额手称庆,认为民资就不该进入资金与技术密集的航空市场,中国市场只有通过国企大重组、大并购才能做大做强。我只想提醒这些人,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中的两大已经获得巨额注资,他们的亏损还没有止血,拖欠的机场费用等不比民营航空少,竞争力如纸老虎的大企业受到信任,就因为他们受到政府信用的托底。
民营企业是中国竞争效率增长与解决就业的关键,如果民营企业在融资、行业进入等领域继续遭受歧视,则中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难以熬过经济紧缩的寒冬。到时候,只能让国企解决竞争力与国内的就业、城市化等问题了。他们解决得了吗?
上一篇: 2009年将坚决打击假发票“买方市场”
下一篇: 税收协定才是“护身符”
Copyright © 甘肃方正税务师事务所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5002760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559号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61号(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8楼) TEL:0931-8106136 | 税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