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打小就知道,过年那可是一年里顶顶重要的日子,穿新衣、吃大餐、拿红包,热闹非凡。可您能想到,这热热闹闹的过年,居然和严肃的税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充满了各种让人忍俊不禁的事儿呢!
先把时光拉回到汉代,那时候有个 “算赋”,专盯着成年人收人头税。一到过年,这可就热闹了。家里人就像被一根无形的线牵着,不管在天涯海角,都得火急火燎往家赶。为啥呢?因为人口数量直接关系到算赋多少。要是有个壮劳力过年没回家,家里算赋少交了,保不齐官府的人就得上门问个究竟,这年还咋安心过?所以说,汉代人过年的团聚,那背后还藏着税务的 “责任” 呢,想想都觉得有意思。
再瞧瞧唐代,实行 “租庸调”,农民得用粮食、绢帛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交税。过年的时候,家里的年货好不好,全看交完税还剩多少家底。要是交完税,粮食堆得满满当当,绢帛也有不少,那这年指定过得风风光光,新衣新被安排上,年夜饭也能大鱼大肉。可要是交完税,家里就剩点 “碎碎念”,那这年可就只能简单对付了,说不定连个新灯笼都买不起,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家热热闹闹。
到了宋代,商业发达,商税成了官府的 “摇钱树”。新年集市那叫一个热闹,大相国寺集市上,年货琳琅满目,卖啥的都有。商人们一边忙着吆喝,一边还得惦记着交税。生意好的时候,数钱数到手抽筋,可一想到要交不少商税,那笑容瞬间就有点 “僵硬” 了。不过话说回来,这热闹的集市,还多亏了税务的 “调节”,不然市场可就乱套啦。
民国时期,印花税登场。新年一到,商家签合同、百姓租房子,都得贴上印花税票,合同才作数。这就好比给合同贴上了 “护身符”,可这 “护身符” 是要花钱买的。想象一下,大过年的,谈好一笔生意,满心欢喜准备签合同,结果发现还得先去买印花税票,是不是有点哭笑不得?
再看看现代,打工人最期待的年终奖,居然也和税务 “杠” 上了。年终奖发下来,还没捂热乎,就得先扣个人所得税。本来满心欢喜地计划着用年终奖好好过个年,结果一算税,那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从山顶直接掉到谷底。不过这也没办法,交税是咱每个公民的义务嘛。
还有过年买年货,咱买的每一样东西里,都藏着增值税。咱开开心心地挑年货,其实也在为国家税收做贡献呢。这么一想,过年消费居然还有这么大的意义,是不是瞬间觉得自己高大上了不少?
您瞧,从古至今,税务就像个调皮的 “小尾巴”,紧紧跟着过年。它既影响着我们过年的方式,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虽然有时候因为它,过年多了点小 “烦恼”,但这也给过年增添了不少别样的乐趣,不是吗?
上一篇: 说说“龙年”我为国家交的税
Copyright © 甘肃方正税务师事务所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5002760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559号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61号(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8楼) TEL:0931-8106136 | 税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