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民爆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行动方案要求“以推动工业炸药、工业电子雷管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为重点,以危险作业岗位无人化为目标,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机器人替人”工程,加大安全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力度。重点对工业炸药固定生产线、现场混装炸药生产点及现场混装炸药车、雷管装填装配生产线等升级改造。”
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机器人替人”工程,加大安全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力度
"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机器人替人"是现代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理念,旨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
机械化换人。是利用机械设备替代人工进行操作,特别是在一些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岗位上。比如在装配线上使用机械手臂进行零件的搬运和组装,利用自动送料机为加工设备提供物料。
自动化减人。通过自动化技术减少人工干预,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比如采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对反应釜进行自动控制。使用自动分拣系统,根据条形码或RFID标签自动分拣包裹。
机器人替人。使用机器人技术替代人工进行操作,尤其是在危险、高精度和复杂任务的工作环境中。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
对工业炸药固定生产线、现场混装炸药生产点升级改造
针对工业炸药固定生产线和现场混装炸药生产点的升级改造,主要包括:
一是工艺优化与安全设计。对固定生产线而言,包括工艺优化:依据最新的工艺技术标准,对现有的生产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如自动化控制系统、无尘化生产环境等。安全设计:加强防爆设计,采用防爆电气设备和防静电措施;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良好的空气流通,降低爆炸风险。对现场混装生产点,主要是: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生产单元,提高现场安装和拆卸的方便性和安全性;标准化操作流程:制定并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确保每个生产环节符合安全要求。
二是自动化与智能化。相对固定生产线,包括:自动化控制:引入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或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自动控制;智能监控: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对关键设备和工艺参数进行24小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针对现场混装生产点,包括:移动监控设备:在现场部署便携式监控设备,对混装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实时监控;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现场生产数据,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
三是设备管理与维护。对固定生产线,预测性维护:利用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对动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预测,提前安排维护工作;定期检修:制定详细的设备检修计划,定期对关键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对现场混装生产点,配备便携式检测仪器,准备应急维修方案和备件,以便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修复。
四是静设备防护与检测。固定生产线,采用耐腐蚀、防渗漏的新型材料,延长静设备的使用寿命;定期利用超声波、射线等无损检测技术对静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隐患。现场混装生产点,配备便携式检测工具,定期对现场静设备进行检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涂覆防腐涂层,确保静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现场混装炸药车、雷管装填装配生产线等升级改造
现场混装炸药车升级改造
自动化与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系统:引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对混装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确保配比精确,减少人为操作误差。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混装车的运行数据,进行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安全措施。防爆设计:采用防爆电气设备和防静电材料,减少静电积聚和火花产生风险;应急系统:安装自动灭火系统和紧急泄压装置,以应对突发状况;配置便携式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用品。
操作优化。模块化设计:将混装车设计为模块化结构,方便现场快速组装和拆卸,提高灵活性;标准化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手册,定期培训操作人员,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雷管装填装配生产线升级改造
工艺优化。自动装填装配设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装填装配设备,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装填精度和一致性;流水线布局优化:合理布局生产线,减少物料搬运距离和中间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安全管理。防爆措施:采用防爆材料和设备,设立防爆隔离区,安装防静电地板和防静电工作服;安全监控:部署视频监控和环境监测系统,对生产线进行全天候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智能化与信息化。MES系统:引入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追溯和智能分析,优化生产调度和质量控制。机器人应用:在高风险和高精度工序中引入工业机器人,如自动装配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进一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环境保护。废料处理:建立完善的废料收集和处理系统,分类回收和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避免环境污染;绿色工艺:采用环保材料和绿色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装备
行动方案指出,加大安全装备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在全社会层面推动安全应急监测预警、消防系统与装备、安全应急智能化装备、个体防护装备等升级改造与配备。
围绕工业生产安全事故、地震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城市内涝灾害、城市特殊场景火灾、森林草原火灾、紧急生命救护、社区家庭安全应急等重点场景,推广应用先进可靠安全装备。